疾控中心 > 工作动态 > 中心动态

全民参与阻击“埃博拉出血热”

发布时间:2015-01-07        信息来源:管理员        点击量:23        【字体: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分享好友或者朋友圈

全民参与阻击“埃博拉出血热”

 

我市如何应对埃博拉出血热疫情?本报记者采访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刘军。

记者:首先请刘主任介绍一下什么是埃博拉出血热?目前的疫情形势是怎样的?

刘军:埃博拉出血热是一种严重且往往致命的疾病(以下简称埃博拉),病死率最高可达90%。该病可侵犯人类和其它灵长目动物(猴子、大猩猩和黑猩猩)。1976年,在同时发生的两起疫情中首次发现埃博拉病毒,一起发生在刚果民主共和国靠近埃博拉河的一个村庄,另一起出现在苏丹一个边远地区。病毒的起源尚不得而知。但基于现有证据,人们认为果蝠(狐蝠科)可能是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

人类通过密切接触感染动物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体液而感染埃博拉病毒。在非洲,人们因处理受感染患病或者死去的热带雨林中的黑猩猩、大猩猩、果蝠、猴子、森林羚羊和豪猪等而导致感染。很重要的是要减少接触高危动物(即果蝠、猴子或猿),包括捡拾在森林中发现的死亡动物或处理其生肉。一旦有人与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动物发生接触,就可能在社区造成人际传播。当人们通过破损皮肤或粘膜与感染者的血液、体液或其它分泌物(粪便、尿液、唾液和精子)直接接触时就可导致感染。当健康人的破损皮肤或粘膜接触被埃博拉病人的血液和体液污染的环境或物品(如脏衣物、床单或者用过的针头)时,也可发生感染。

埃博拉出血热病人典型症状和体征包括突起发热、极度乏力、肌肉疼痛、头痛和咽喉痛。随后会出现呕吐、腹泻、皮疹、肾脏和肝脏功能受损,某些病例会同时有内出血和外出血。临床检验结果包括血液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降低,肝酶升高。潜伏期2-21天,病人在潜伏期内没有传染性,病人一旦开始出现症状,就具有传染性。

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公布数字显示,截至2014年12月31日,西非疫区国累计报告病例20381例,死亡7989人。疫情呈蔓延扩散趋势,波及欧洲、美洲和亚洲,西班牙、美国、印度相继报告医护人员感染病例。

记者:我市出现埃博拉出血热病风险有多大?

刘军:近年来,中国人已成为非洲大陆上人数最多的“外国人”,据相关部门统计:湖南有相当数量的非洲人,并且是赴非劳务派遣大省。据有关部门通报,我省非洲有劳务人员1.1万余人,其中在西非四国(埃博拉出血热疫区)的有1300余人,我市约有几百人。但由于部分务工人员是通过省外公司民间劳务或个人输出西非务工,未纳入统计,实际人数可能高于这个数字,目前人员基本信息掌握也不够全面。随着春节的临近,我市会出现一个疫区国人员返衡小高潮,由于埃博拉出血热的最长潜伏期长达21天,这些人员可能在潜伏期回国,我市存疫情输入风险,但“非典”以来,我市已建立了一套较完善的突发公共卫生应对体系,因此,我市发现大范围暴发风险极小。

 

记者:我们如何阻击埃博拉出血热?

刘军:自西非出现埃博拉出血热疫情以来,得到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多次召集了卫生、教育、公安、商务、旅游、财政等部门以及疾控中心、南华大学、南华附一、第三人民医院等单位负责同志召开了全市应对埃博拉出血热联防联控工作会议,对全市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要求各部门各司其责,相互配合,加强协作,共同做好防控工作。

在这场阻击埃博拉的战役中,同样需要公众参与才能打赢这场战役,公众需要做好以下事项:首先建议在疫情未结束期间,尽量不去疫区国旅行;第二是从疫区国回国人员自觉向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或疾控机构报告,接受其健康监护管理,在监护期间尽量不与亲朋好友接触;第三是任何人如果发现社区里有从疫区国返回人员,也要向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或疾控机构报告,以免出现漏登漏管人员。

截至目前,我市从西非疫区国来(回)衡人员累计38人,已有33人均经过21天观察,无异常情况,5人正在健康监测中,对这些人员我们疾控机构实施了“一对一”监测21天的措施,如果在监测期间出现异常症状,我们会立即将其用专车送往定点医院进行救治,同时对其住所进行消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