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中心 > 健康主题 > 地方病与寄生虫病 > 地方病

地 方 病

发布时间:2014-05-09        信息来源:管理员        点击量:18        【字体: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分享好友或者朋友圈

 

一、地方性氟中毒

  1、什么是地方性氟中毒?

  地方性氟病又称地方性氟中毒,是由于环境中氟含量过高,进入人体内的氟过多,蓄积而引起的全身慢性氟中毒。氟中毒最突出的表现是骨骼和牙齿受损害。骨骼损害引起氟骨症,出现全身关节疼痛,四肢或躯干麻木,手足抽搐、僵硬,严重时还有关节活动困难,弯腰驼背,胸廓变形,甚至不能直立行走,丧失劳动能力。牙损害发生氟斑牙,也叫氟牙症,表现为牙齿表面粗糙、没有光泽,出现白垩、黄色、棕黑色的花纹、斑点或缺损,尤以门牙损害最严重。7-8岁以前摄入氟过多就会引起氟斑牙,8岁以后摄入氟过多就会引起氟骨症。氟斑牙一旦形成,可遗留终生。此外,摄入过多的氟还会损害身体其他许多重要器官并影响一些重要的代谢活动,致使体力、脑力和抗病力等功能下降,身体发育较差。

  2、什么情况下会发生氟中毒?

  地方性氟中毒根据其氟的来源不同,分为饮水型、燃煤污染型和饮茶型。饮水型氟中毒就是有些地方长期饮用含氟较多的泉水、沟水或井水所致;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就是有些地方(特别是产煤山区)长期敞灶燃烧含氟较高的煤烘炕食物和取暖,煤燃烧释放的氟便污染了食物和室内空气,人们吃了被污染的食物、水和吸入污染的空气,摄入了过量的氟,长期如此,即发生氟中毒;饮茶型氟中毒就是发生在我国西部地区少数民族长期大量饮用高氟砖茶水所致的一种地氟病,砖茶系粗老茶叶所制,茶树具有天然富氟功能,茶叶越老含氟越高,砖茶的氟含量是普通茶叶的几倍至几十倍。

  武冈市属于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根据市疾控中心的调查,在龙溪、文坪、稠树塘、邓家铺、荆竹等地有儿童产生氟斑牙。

  3、地方性氟中毒如何防治?

  地方性氟中毒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关键在于预防,减少机体对氟的摄入,增加对氟的排泄,改善生活条件,增加机体抵抗力。

  目前主要是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措施预防地方性氟中毒。在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主要是改变烘炕食物和烤火的方法,如提倡不直接在煤火上烘炕和保存食物(主要指玉米、辣椒、腊肉),不敞炉取暖,改良炉灶,安装烟囱把炉灶燃烧煤产生的烟尘排出室外;饮水型氟中毒病区,以改换饮用低氟水,如打建新的低氟水源井、引用低氟的江、河、湖、泉水以及物理化学方法除氟。主要的除氟剂有硫酸铝、氯化铝、碱式氯化铝、骨炭、羟基磷灰石等。饮茶型地氟病的防治主要是供应低氟砖茶为主,同时提倡喝淡茶水、多喝牛奶、多吃新鲜蔬菜、多食用汤菜,减少高氟砖茶水的摄量。供给合理平衡的膳食,适当地补充钙、维生素B和维生素C的摄入量,对防治氟中毒有比较明显的效果。

  二、碘缺乏病防治

  1、什么是碘缺乏病(IDD)?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中的水、土壤缺乏碘,造成植物、粮食中碘含量偏低,使机体碘的摄入不足而导致的一系列损害,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侵犯人群最多的一种地方病。它是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一种地方病,它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身体发育障碍等。

  2、碘缺乏病的表现和危害?

  碘缺乏病是人体缺碘后产生一系列生理改变,产生一系列病态的总称。它的主要表现和危害如下:

  (1)缺碘导致智力低下、呆傻、白痴、等智力残疾。

  (2)缺碘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

  (3)严重缺碘可导致地方性克汀病,这主要是由于胎儿期及婴儿期严重缺碘,病人呆傻、矮小、聋哑、瘫痪呈现特殊丑陋面容。

  (4)孕妇缺碘可导致早产、流产、死产、先天畸形儿、先天聋哑儿等。

  (5)缺碘严重时,虽未出现典型的克汀病的症状,但仍有智力低下或发育滞后,即所谓的亚克汀病。

  (6)碘缺乏病对人体健康的损害是严重而多方面的,对社会尤其是对人口素质及经济发展的有害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实际上碘缺乏病对人类危害是全球性的。

  3、严重缺碘导致智力缺陷的严重程度?

  缺碘的最大危害是造成智力缺陷。其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克汀病人的智力缺陷。

  4、如何纠正缺碘?

  吃合格碘盐。食用碘盐是防治碘缺乏病的最好方法。它不仅安全、有效、经济、容易推广,而且符合微量、长期及生活化的要求,只要每天坚持食用合格碘盐,即可满足人体对碘的需求。

  5、如何购买和保管碘盐?

  家庭食盐要到食盐专营的定点销售点购买,购买盐业公司专营经销,也可按需选购多品种碘盐,千万不要随意购买私盐、劣质盐,更不能用工业盐、非碘盐充作食盐。

  碘遇高温、潮湿环境或遇到醋等酸性物质容易挥发,所以要随吃随买、不要长期存放;要注意防热、防潮,用有盖的棕色玻璃瓶、瓷缸盛放碘盐或原包装袋系口,放在阴凉、干燥处,远离炉火。

  6、哪类特殊人群需要补碘?

  包括新生儿、婴幼儿、学龄前及学龄儿童、新婚育龄妇女、孕妇和哺乳期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