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中心 > 疾病控制 > 卫生应急

气温回升,谨防手足口病--访市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病防治卫生应急科科长主管医师周志华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4-04-10    【字体:

 

气温回升,谨防手足口病


记者:什么是手足口病?

周志华: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以婴幼儿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为主,多种肠道病毒都能引起该病,EV71病毒是其中的一种。一般全年均有发生,3-7月为高发期。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多由EV71病毒感染引起,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记者:我市的手足口病疫情怎样?

周志华:近期,随着天气转暖,气温升高,全国各地手足口病病例数均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我市也不例外,自3月以来,全市手足口病周发病数呈持续快速上升趋势,尤其是最近3周来,周报告发病数较前增幅显著,今年1~ 3月全市手足口病发病数高于2013年同期水平,报告2例重症病例,无死亡病例报告。

记者:手足口病是由什么病原引起的?

周志华:20多种肠道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主要有肠道病毒中的柯萨奇病毒A16457910型,B2513型;埃可病毒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其中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及柯萨奇病毒Al6型最为常见。由于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较多,因此人感染后只获得该型别肠道病毒的免疫力,对其它型别病毒再感染无交叉免疫,即患手足口病后还可能因感染其它型别病毒而再次患手足口病。

记者: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谁?哪些人容易感染手足口病?

周志华: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是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染源。人群普遍易感,受感后可获得免疫力,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主要5岁以下儿童为主。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病。由于成人的免疫系统较完善,成人一旦感染一般不发病,也无任何症状,但感染后会传播病毒,因此成人也需要做好防护,避免传染给孩子。

记者: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周志华:手足口病主要通过以下3种途径传播: 一是人群密切接触传播:儿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 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二是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故与生病的患儿近距离接触可造成感染。三是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其中人群密切接触是该病重要的传播方式。在发病的第一周传染性最强。手足口病不会在人和动物或宠物间传播。

记者:家长如何发现孩子可能罹患手足口病?

周志华:若发现孩子出现低烧、食欲减退或不愿进食、口腔不适(孩子可能喊痛或不时有手指探口动作),需要提高警惕,可光亮处(或手电筒)查看口腔四壁有无红疹/疱疹/破溃等异常情况,同时仔细查看四肢,尤手掌、足底等,观察有无皮疹发生。建议及时就诊,根据医生建议住院治疗。

记者:如何识别重症的手足口病人?家长要注意哪什么事项?

周志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主要表现为持续高热(39℃以上)、血压升高、精神萎靡、嗜睡或哭闹、呕吐、肢体抖动或肌阵挛,部分重症病例皮疹稀少,不容易诊断为手足口病。极少数重症患者具有快速转为危重的风险,脑干脑炎病例病情继续发展将会出现呼吸、循环衰竭、休克昏迷,最终瞳孔对光反射消失、呼吸心跳停止;

家有手足口病患儿的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病情变化,避免给孩子使用氨基比林类退热药物退烧,可使用布洛芬类退热药,一旦孩子出现以下症状之一:(1)持续高热不退;(2)末梢循环不良,皮肤苍白、湿冷;(3)呼吸、心率明显增快;(4)精神差、嗜睡、易惊、烦躁不安、呕吐、抽搐、肢体抖动或无力;(5)高血压或低血压;或实验室检查显示孩子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有高血糖,则应立即送孩子到有条件的大医院抢救治疗,决不能延误时机。

记者:手足口病可以预防吗?

周志华:虽然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时常有散发病例出现,但该病是可防的疾病,只要做到个人卫生和集体卫生,是可以预防和减少手足口病的发生。个人卫生要做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太阳,即养成个人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喝开水,不吃生水;吃烧熟煮透的食品,不吃污染的、生的或不洁食物;做到开窗通风;勤晒太阳,得病后应及时去医院就诊。集体卫生主要是指幼托机构和学校卫生,因为幼托机构和学校是儿童比较集中,易发生手足口病暴发疫情,应加强防范,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做好疫情监测工作,即指定专人负责本园(校)内传染病疫情收集、汇总与报告工作。落实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登记工作,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属地疾控机构。二是注意班级的换气通风,要每日对玩具、用具等进行清洗消毒,减少间接接触传播的机会。对住校学生及幼儿宿舍的被褥、衣服要放在阳光下曝晒。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与家长一起教育学生及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重点是饭前便后要洗手。四是动员家长对患儿进行医院或家庭隔离治疗,直至病愈方可返园(校)。五是一旦发现手足口病患儿,在疾控机构的指导下立即对患儿所在的班级所有的物品进行彻底的终末性消毒。

信息来源:管理员    责任编辑:admin